案例点评:孩子有暴力倾向,你该负几分责任?

【案例回放】

宝宝从长牙到现在,一直爱用嘴咬人,附近的老人和孩子都被咬过。被欺负或者家里的东西被拿走时,他就用手打、用嘴咬,最受伤的还是奶奶。有一次我帮他洗澡,孩子咬着手不松口,我一生气他可能就会松口,可是反复总这样该如何处理?

【崔医生点评】

其实,对待孩子咬人的问题,妈妈提到,会不会和长牙,牙龈痒有关系,实际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一种攻击现象,影响宝宝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有哪些呢?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总体而言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和反社会行为的儿童教养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暴力而不一致的管教,对儿童行为缺乏监控,很少参与儿童的活动。

1.容易造成宝宝攻击性行为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专制,生活中对孩子冷漠、严厉、要求很高,经常有身体的惩罚或言语的责骂,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不高兴,就会遭到痛打、踢打或推搡,那么他们遇到惹自己不高兴的同伴时,也可能会采取相同的反应方式。

纵容和溺爱,平时对孩子缺少管束,过于放纵孩子言行,往往忽视孩子许多爆发性的攻击行为,使得好斗行为合法化,不能给孩子攻击冲动的机会,也不教孩子如何控制冲动。

忽视宝宝感受,经常忽视宝宝需要,对宝宝缺少关心,缺乏敏感性,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才给予注意。

错误判断问题,把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过失归结于孩子自身。

2.能够有效控制或减少宝宝攻击性行为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权威教养,父母掌控子女的正常生活,同时也给予关注和温暖的接纳。

讲道理,对宝宝的不良行为,采取讲道理劝服的方式,关注发生宝宝身上发生的温情、或亲社会行为或优点。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宝宝并非单向地受父母的影响,他们自身特质也会影响到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

二、如何建立亲子关系

不良亲子关系,特别是不良母子关系是造成宝宝,包括攻击性行为在内的各种外显行为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较少得到父母关注,母子关系消极、冷漠、敌对的宝宝常表现出较多的攻击和破坏行为,混乱型依恋的宝宝进入幼儿园后,常表现出敌意攻击的行为;回避型依恋的宝宝也常表现出攻击和愤怒的行为;在宝宝进入幼儿园第一年,亲密的母子关系和低冲突的父子关系利于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相反,不亲密的母子关系和高冲突的父子关系会进一步恶化儿童的攻击问题,并且父子关系的作用比母子关系更为突出。这一点,再次提醒父亲,要以更积极的和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宝宝的教养过程。虽然我们一再强调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对宝宝攻击行为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出现攻击行为便全是父母的错,比如一个活跃冲动的男孩,可能会让父母筋疲力尽,最后对儿子的攻击性行为变得越来越容忍,这样的孩子也可能会激怒父母,父母可能会觉得对他的行为忍无可忍,只能对他咆哮或者体罚,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儿子养成好战、粗暴行为的模式的可能性。

三、家庭气氛对父子关系的影响

父母之间的冲突会导致孩子产生更多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冲突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如果父母发生了冲突攻击行为,而在冲突后互相回避,那么看到这一切的孩子可能会错误的认为攻击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经常目睹父母冲突,但自己没有被牵连或者被迁怒的孩子,他会认为攻击性给胜利者带来好处,更有可能变成主动型攻击者,那些在家庭斗争中受到伤害的孩子,会变得对人不信任、怀疑别人,变成反应型攻击者。

而且,父母之间的冲突,往往让孩子感到痛苦,家庭内部的冲突可能使孩子与兄弟姐妹、同伴形成敌意的、攻击的互动模式。此外,父母之间的冲突往往会损害父母给予子女关爱和支持的能力,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如何进行家庭治疗呢?正如心理学家杰拉德·帕特森博士所说,孩子的失控行为源于父母和孩子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导致形成敌意性家庭环境的家庭模式。基于此,帕特森提出了如下的原则、技能和程序,不要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让步,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不要也提高自己的攻击水平,比如要避免对孩子大喊大叫,避免体罚孩子等等。采用暂停法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把孩子送到自己的房间或其他的地方,直到他能冷静下来,找出孩子最令人愤怒的行为,建立一个积分系统,让孩子表现出可接受的行为或放弃不可接受的行为时,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或者奖励或者特权。发现孩子身上值得你赞赏的温情和关怀的亲社会行为。虽然对那些习惯于遏制孩子和强调孩子消极方面的父母来讲,这样做很困难,但父母的关爱和赞同将会强化好的行为,最终引发孩子表现出关爱之情,这是家庭气氛好转的信号。

对于20个月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做到强化优点,淡化缺点。对于孩子咬人这件事情,我们家长应该不要过于强化,不要因为每次咬人家长都会反复地强调,不管是惩罚、训斥还是其他的行为。再有,对待孩子,你应该鼓励他的优点,表扬他平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好处,让她知道她的优点才能被家长所记住、所强化。而他的缺点大家感觉出是漠不关心,对他没有任何兴趣的这种淡化的形式,使孩子能够逐渐放掉所谓的缺点,记住并强化自身应该拥有的或已经存在的优点。

※ 崔医生点评案例选自【育学园】的真实育儿咨询案例

往期语音
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详解发热—人体是如何维持正常体温的?
宝宝腹泻、泡沫便,吃益生菌有用吗?
查看全部语音